微電網的概念
微電網是指由分布式電源、用電負荷、配電設施、監控和保護裝置等組成的小型發配用電系統。它既可以并入外部電網運行,也可以孤立運行。微電網具備完整的發電和配電功能,是一個能夠實現自我控制、自我保護和能量管理的自治系統。
微電網的分類
微電網分為并網型和獨立型,可實現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。獨立型微電網單獨運行,不與大電網聯網,完成內部發電和供電平衡。并網型微電網通常與外部電網聯網運行,且具備并離網切換與獨立運行能力。
微電網的特征
微型:微電網電壓等級低,一般在35千伏以下;系統規模小,系統容量(最大用電負荷)原則上不大于20兆瓦。
清潔:電源以當地可再生能源發電為主,或以天然氣多聯供等能源綜合利用為目標的發電型式,鼓勵采用燃料電池等新型清潔技術。
自治:微電網內部具有保障負荷用電與電氣設備獨立運行的控制系統,具備電力供需自我平衡運行和黑啟動能力,獨立運行時能保障重要負荷連續供電(不低于2小時)。微電網與外部電網的年交換電量一般不超過年用電量的50%。
友好:微電網與外部電網的交換功率和交換時段具有可控性,可與并入電網實現備用、調峰、需求側響應等雙向服務,滿足用戶用電質量要求,實現與并入電網的友好互動,用戶的友好用能。
微網方式運行的優點
●提高分布式電源的有效運行時間
●在電網災變情況下為重要用戶持續供電
●降低用戶對傳統電網供電可靠性的要求
●實現可再生能源綜合優化利用
●微電網是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細胞結構,因此,發展微電網技術對經濟與社會意義巨大
微電網的應用
中國已經建成的微電網試點項目大致可分為偏遠地區微電網、海島地區微電網和城市微電網三類。
偏遠地區微電網:中國已在西藏、青海、新疆、內蒙古等省(自治區)的邊遠地區建設了一批微網工程,主要解決當地的供電問題。這類微電網以離網型微電網為主,包括西藏措勤縣微電網、內蒙古額爾古納市太平林場微電網等。
海島地區微電網:利用海島新能源,建設海島微電網是解決中國海島供電問題的最佳選擇,主要是離網型微電網,包括浙江南麂島微電網、廣東珠海市東澳島微電網、海南三沙市永興島微電網等。
城市微電網:城市微電網多集成新能源,可提供高質量及多樣性的供電可靠性服務,實現冷熱電綜合利用,以并網型微電網為主,包括天津生態城公屋展示中心微電網、廣東佛山冷熱電聯供微電網等。